欢迎访问扬州洪泉医院!

d.jpg

春天百病发!最容易生病的季节,你需要这份不生病指南!

作者: 来源: 发布时间:2018-04-04

俗话说春天“百草萌芽、百病发作”。这是因为,春夏秋冬四季之中,春季的气温、气压、气流、水汽湿度等气象要素的变化多端,影响人体免疫功能,最容易让身体出现各种不适。

  从中医的角度讲,早在《黄帝内经》中就有了“风为百病之长”的记载,清明节气以前气温变化较大,这段时间人体最容易受到风邪的侵袭,导致诸多疾病在春季高发、多发、复发。春天百病发!最容易生病的季节,你需要这份不生病指南!.jpg

  特别是以下几种疾病:

  1心血管疾病

  入春后,早晚寒气袭人,乍暖还寒的倒春寒天气极易刺激人体热平衡系统,交感神经受寒冷刺激,进而诱发心血管疾病,尤其老年人。

  2流感等呼吸道疾病

  由于气温忽高忽低,呼吸道黏膜的防御功能会受到直接影响,细菌、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可乘虚而入,造成流感、腮腺炎、肺炎等流行。

  3过敏性疾病

  春天风大天干,空气中粉尘含量高,花粉等容易引起过敏的物质吹散到空气中,过敏体质的人很容易发生过敏性疾病。

  4肛肠疾病

  肛肠疾病以春季发病为多。因为刚过去的冬天,寒冷季节人的毛孔处于闭合状态,阳气闭存于体内,加上人们习惯冬季进补,饮食又以烧烤、涮品为多,致使肠胃内热蕴积。至春季,阳气外发,积热涌动下注肛肠,易发生大便秘结。

5关节炎

  春暖花开,很多人便脱掉秋裤,穿上短袖,甚至一些爱美的年轻姑娘早早就穿起了五颜六色的裙子。但人体的膝关节对冷空气刺激较为敏感,遭受冷空气袭击以后,关节局部容易出现麻木、酸痛等症状,久而久之,容易发生关节炎疾病。

  6心理疾病

  “菜花黄,疯子忙”,从寒冷的冬季转变为温暖的春季,气温变化急骤,会引起人体体温调节中枢及生理、生化状态和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变化,进而诱发精神病的发生。中医也认为,一旦肝出了问题,人的情志就要出问题。

  春天不生病,这样做!

  1淡盐水漱口:防感染

  每天用淡盐水漱口,防止因为口腔、鼻腔内细菌增多,抵抗力下降,尤其是老人,易引起肺部感染。

  2一碗药茶:防过敏

  中医认为,过敏的主要原因是自身免疫反应出现问题,一款古方药茶——玉屏风散,能增强机体免疫力。只需黄芪、白术、防风三种药材。在药店磨成粉,回家后按2∶2∶1的比例分别取三味药代茶饮。

黄芪健脾补气,固表止汗;白术则能健脾益气,帮助黄芪加强益气固表的功能。可作为一种调养茶长期饮用。

  3护好两头:防风寒

  春捂的时候,要注意护好两头(头颈和双脚),帽子不要摘得过早,衣裤鞋袜也不能马上换成太单薄的。因为人体下半身血液循环比上半身差,本来就很容易受风寒侵袭,如果下面穿少了,寒气和湿气就会悄悄地趁虚而入。

  4一个口罩:防流感

  别小看巴掌大的口罩,它不仅可以防沙尘,还可以预防流感和过敏。外出回家后赶紧洗脸、洗手,洗脸时最好用清水把鼻腔也清洗一下。注意,洗手不是随意沾沾水就行了,要在流水下仔细揉搓至少20秒。

  5一杯凉白开:清积热

  秋冬季节,人们吃得好、穿得厚、住得暖、活动少,体内积热不能适当散发,常出现上火症状,这时喝点凉开白都有很好的清除体内积热作用。

  6开窗通风:最消毒

  开窗通风是最简单的居室消毒方法!什么时候开窗:上午 9~11时或下午2~4时。开窗时长:10~20分钟

  7晒晒太阳:防抑郁

  背部适度温暖有利于体内阳气生发,可预防疾病,减少受凉、感冒和患肺炎的机会。不妨晒晒背部,把背晒热、晒舒服了,人体的阳气也就充足了,还有助于心情愉悦,预防抑郁。上午10时前、下午3时后这两个时间段晒太阳,此时紫外线偏低,阳光较柔和。

(转自:健康时报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