节后减重,怎么做最有效?
春节终于过完了,睡到自然醒,吃到十一分饱,宅在家里煲剧玩游戏,这个假期你一定很舒服。但可怕的是,这个假期,你又胖了3公斤!那么,节后应该如何进性饮食调适?怎样有效减重?
节假日期间,人们饮食、作息等不规律,摄入热量过高,睡懒觉、运动少,常导致节后体重有所增加,大部分人群在上班之后一周左右的时间内,身体就能够恢复和重新适应上班之后的生活工作节奏。而要想在春天来临之际,让生活方式或个人形体进入更为理想的状态,大概需要两周左右的时间。这两周的调节期不仅是行为上的转变、意志上的坚持,其本质上是对人体代谢功能的调整,也是中枢神经系统对全身调控的适应过程。
如何有效地进行节后饮食的调适呢?
首先需要了解,胃的排空一般需要4~6个小时,一般2~3个小时进餐一次较为合理。因此,少食多餐是一种合理的进食方式,可以有效地将胃的消化吸收压力分散开。其次,需要“重置”饥饿感和饱腹感,以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对身体的调控。减重的过程一定要控制饮食。但对于不同的人而言,中枢神经系统对身体的调控不同,有的人可能吃一点便觉得饱,有的人吃到‘撑’才有饱腹感。对于大部分有减重需要的人来说,往往是感觉自己进食量不大,但实际上进食量已经超过了自己身体的需求;进食量较小而肥胖的人,很有可能存在代谢性的问题。因此,在均衡膳食的基础之上,要控制饮食量,并让身体慢慢适应新的“饱腹感”。“由于饮食量在减少,饮食结构在改变,胃肠道的吸收、排泄都需要重新适应。这个适应期一般需要两周左右。此外,还需要3个月到半年的坚持。
健康的生活方式关键何在?
无论是节后的适当减重,还是平日的体重管理,首先要培养健康生活方式。健康的生活方式关键在于规律。在该工作的时间工作,在该休息的时间休息,让身体和心理处于一个相对规律和平稳的状态。
在节假日大快朵颐之后,胃肠道的负担已经比较重,节后多吃蔬果、粗粮等富含纤维素、维生素的食物,少食用含有脂肪类的食物。在节后一二周内饮食尽量清淡,不宜再安排过多的聚餐活动,这有助于恢复相对规律的生活节奏。
患有高血压、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患者,由于其自身代谢已存在问题,如果胃肠道负担较重,摄入高脂饮食的患者在节假日时期容易出现胆囊炎、胰腺炎,饮酒过多则会引起消化系统疾病以及心脑血管疾病发作。因此,除了节假日期间饮食需控制,节后也要注意少吃油脂,不饮酒、吸烟,同时要适度增加运动量。
如何合理进行体重管理?
合理的体重管理需要一个过程,切不可急功近利。体重是有记忆的,在3个月之内是很难从根本上改变的,这也是很多快速减肥的人群体重很快反弹回去的原因。人的胃肠道的消化容量和能力基本上是一定的;此外,人体可自动纠正过高的热量摄入,向尽量趋于平稳的体重去调整。因此,即使在节日期间进食了过多高油高脂的食物,体重有所增加,但节后在饮食结构合理的情况下,不用过多干预,体重便可在一二周之内自动调节回来。年轻人为了短期的减肥效果,以酸奶、酵素代餐,长期如此会导致电解质紊乱,影响心、肾功能,对身体造成伤害。
如果真的存在超重的情况,一个月减2~4斤是比较合理安全的减重速度。虽然现在有限能量、高蛋白、轻断食等不同的减重模式,但使用前要考虑生理状态、可操作性、年龄等相关因素,要了解自己适合何种减重方法,同时还要知道可能存在的问题,不可只看到了可以减重的作用,却忽视了对身体的其他影响。对于减肥的人群,开始时减的是水,后续会减脂肪和肌肉。我们应该尽量让脂肪减得多一点,尽可能保持身体肌肉量。如果BMI超过24,这时要减重,建议求助于医院营养科。体重控制要“多管齐下”,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,合理饮食、增加运动、规律作息,通过这样的方式,才能达到健康减重的目的。
(来源: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)